年金改革委員會主委是陳建仁,不過在幕後,策畫改革的,是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。
他曾在扁政府底下規畫過年金改革,經過挫敗,十年之後,他有什麼自信「重操舊業」?
《今周刊》問(以下簡稱問):過去每一屆總統都說要年金改革,但最後都失敗。你自己也曾執行過年金改革,學到什麼教訓?
林萬億答(以下簡稱答):我們要看背景和歷史因素。台灣的年金制度太複雜,光是這盤菜怎麼煮出來的,都看不懂,更不知道怎麼改。這裡面沒有壞人,就是因為當初制度設計不良,讓互相攻擊的氛圍一直延續十幾年,是社會滿遺憾的地方。
我在二○○六年時,也執行過一次改革,就是處理軍公教一八趴(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)。當初法案都送到立法院,經歷政黨協商,王金平院長出面主持,他也簽字,以為問題解決了。結果其中一位立委,最後翻盤不接受,又沒了。
我承認,那一次(失敗的原因)很顯然是只改了其中一個片段,就很容易被看出來到底誰損失,會被聚焦放大。如果大家聚焦在單一議題,就更不容易看到整體、更無法全盤思考,社會也不能接受。
經過了這麼多次改革,對於很多問題,有些解方其實已經出來。但整體來講,缺的是民主程序、資訊透明化,缺了更多元參與,缺了能回應台灣當前年金問題,需要的改革幅度。所以在這個條件之下,未來的年金改革必須針對這些問題調整。
問:聽起來,這次改革規模會更大。過去小改革都不成功,這次有什麼不一樣?
答:如果只有一個人,哪怕一根小辣椒,都會把你辣死。但你讓很多辣椒,分給所有人吃,就沒什麼好辣的了。大家都在裡面,都要共同處理問題。所以聚焦特定少數人身上,改革反彈一定大到不行;如果讓所有人共同承擔,反彈聲音反而會小,我賭的是這個。
我們規畫年金改革,看起來好像都沒有端出菜來。因為重點是,端誰的菜?有些人看做菜的是林萬億,就先翻桌了,連討論都不肯。
好吧,大家都先不說你要煮什麼,我們先來談明天多少人要吃、什麼時間吃、有人吃素、怕胖的不要煮太油等,這些最基本的東西。所以我們才需要年金改革委員會,邀請所有人參與,坐下來先把基本條件談好。
過去年金改革,都是由上而下去改,政府制定方案,然後與民間溝通。開了兩、三百場公聽會,其實都是告知,聽到的聲音也沒有反映在政策上。現在我們邀請大家共同參與,經過必要的民主程序,資訊透明,大家就一步一步,共同協商。
問:蔡英文說年金改革一年內做到,不會搞成急就章嗎?
答:你不要忘了,現在都是大家討論過的事情,從二○一二年底就一直討論到現在。你們《今周刊》也提了不少啊。現在我們就是要來檢視,哪些方案可行?大家覺得問題出在哪裡?
過去很多公務員說,政府資料是假的,勞工也說精算不正確。好,我們五二○之後,拿到政府資料,把所有資料公開,給大家看。資料確認,我就上網,你們找專家來,不對告訴我,真的錯就改。
基本上我們的立場是,盡量開放大家討論。有些制度可能明年實施,有些五年後實施,就像退休年齡、提高保費也是循序漸進,但你要告訴大家,這些要提高到什麼程度。
問:這次年金改革的過程,有參考什麼國家嗎?
答:我有模仿一些瑞典經驗。他們九○年代開始改革,那時候我就去過瑞典考察拜訪主要部門。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,結果沒想到這些事情就正好用得上。
當初他們也成立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,不過只要把幾位公(工)會領袖請來,就沒事了。但我們不是,要請很多人來。
有的人會說,為什麼(委員會代表)是他不是我?沒辦法,因為要開會,三十五個人會議室已經很大了;人再少,大家會覺得,又是那幾個人在決定。
大家的國家、大家的未來,如果共同承擔還覺得不滿意,我就不知道有什麼絕招了。
林萬億
現職: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
經歷:行政院政務委員、台北縣副縣長、民進黨副祕書長
學歷: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福利學博士